建立日期 2016-12-22 4613
主題: 降低併發症可有效改善中風預後情況
中風是造成死亡及失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台灣地區缺血性及出血性腦中風的院內死亡率分別為6-8%及22-45%,而近年來成立中風中心並以血栓溶解劑治療後,已大幅降低死亡率及改善治療成果,但死亡率仍在3-18%,因此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ontology》的最新文章分析造成中風中心患者院內死亡的風險因子。試驗中,共2556位於中風中心患者接受頭部斷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或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檢查,並依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NIH stroke scale)及改良式雷氏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 mRS)評估中風嚴重程度。試驗結果顯示,80位(3.1%)患者於住院期間死亡,其中14位(8.9%)曾接受血栓溶解治療。曾患心臟疾病及中風嚴重程度為風險因子,而70%院內死亡與中風嚴重程度有關(大腦中動脈阻塞、基底動脈阻塞及出血性變化),另30%則由敗血症、心臟疾病及其他併發症所造成。研究人員認為降低併發症發生率,例如:降低感染及心臟疾病發生率並避免顱內壓上升,透過這些方式可有效改善中風預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