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核磁共振,哪個可以揪出乳癌? 人氣: 1885
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核磁共振,哪個可以揪出乳癌?
 
乳房超音波:
主要針對可觸摸到的腫塊,能快速辨別腫塊良惡性,判別是水瘤(或稱囊腫)還是實心腫瘤。且乳房攝影對於偵測比較緻密的乳房敏感度較低,超音波能彌補其不足。但對於脂肪含量較高的乳房,如果腫瘤與脂肪均為相同回音性質,超音波就比較難加以區辨。
優點
  • 無放射線暴露
  • 容易偵測到緻密型乳房內的腫瘤
  • 乳房攝影和超音波都做,可以提高正確診斷率
缺點
  • 較難偵測出微鈣化
  • 較難檢出多脂肪型乳房中的腫瘤
  • 較倚賴操作人員的經驗適合對象 成年女性、40歲前,每半年~1年做1次

 
乳房X光攝影:
找出早期乳癌可能的微鈣化斑、局部結構扭曲、不對稱或腫塊等,再配合其他檢查,可發現早期癌症病癥,提高存活率。但東方女性乳房組織緻密,乳房攝影不易判讀,較容易有偽陰性。不過,對於無法觸摸(無症狀)的早期病灶,乳房攝影仍有其不可取代的角色。
優點
  • 可偵測到微鈣化(常是早期乳癌的表現)
  • 可偵測到侵襲性乳癌及0期乳癌
  • 定期檢查證實可降低乳癌死亡風險
缺點
  • 放射線暴露
  • 乳房組織較緻密,影像不易判讀
適合對象
  • 40歲以上、沒有症狀的女性,每1年半~2年做乳房攝影,期間可配合乳房超音波
  • 政府補助45~69歲婦女2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二等親內曾患乳癌,提前至40歲

 
核磁共振:
無法偵測微鈣化斑,不能作為大量篩檢的工具。但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張允中指出,做核磁共振需要注射顯影劑,可以把有問題的組織與正常組織區分開來,對比明顯,就能抓出乳房軟組織的病灶,不像乳房攝影和超音波會受組織是否緻密、脂肪含量多少的影響。
此外,對於BRCA基因突變相關的遺傳性乳癌,核磁共振也有較高的偵測率。使用核磁共振也較容易找到具侵襲性的原位癌,並偵測多發性乳癌;曾接受隆乳手術的女性也適合核磁共振。

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教授沈陳石銘表示,一般女性40歲以前乳房非常緻密,且鈣化機會不高,如果檢查結果正常,只要固定半年~1年做1次超音波檢查即可。但40歲以上易有鈣化產生,建議1年半~2年做1次乳房攝影,期間可視需要配合做超音波檢查。 
優點
  • 無放射線暴露
  • 偵測腫瘤的敏感度最高,且緻密型或多脂肪型乳房都適用
  • 可偵測到侵襲性及0期乳癌
  • 可幫忙偵測多發性乳癌
缺點
  • 偵測不到鈣化
  • 必須注射顯影劑
  • 過於敏感,有時不是腫瘤的病灶也會顯影加強
  • 收費昂貴
  • 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不適合,如人工電子耳、心律調節器
適合對象
  • 沒有症狀、但屬於高危險群者
  • 乳癌患者可藉核磁共振檢查同側或對側乳房有無腫瘤
  • 乳房攝影或超音波發現疑似腫瘤時,可用核磁共振進一步檢查
  • 曾接受隆乳手術者

 
資料來源: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沈陳石銘 整理:謝佳君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

© 2018 全球醫藥新知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使用條款與條件

 瀏覽人數: 16117866  人

網頁設計 | 網站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