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3226
European Heart Journal》雜誌於2016年1月21日發表的一篇回顧性研究中作者針對120例經過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檢查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來確定支架血栓(ST)形成的特點和機轉。
結果顯示臨床表現是急性ST的占其中4%,亞急性ST的占15%,後期ST的占6%,極後期ST占75%。可吸收血管支架占其中2%,裸金屬支架占39%,藥物釋放型支架占59%。
後期和極後期ST病例主要與「貼合不良」和「新形成的動脈粥狀硬化」有關。急性和亞急性ST病例主要是與「貼合不良」和「血管處於擴張狀態」有關。作者認為OCT能夠檢測出97%病例的潛在形態異常。
評論
Renu Virmani, MD和Hiroyoshi Mori, MD對於Souteyrand及其同事和Taniwaki及其同事利用OCT來評估ST形成的機制的文章提出自己的意見。
帶有VLST的病人數量分別是90和58,代表目前為止由OCT評估的VLST的最大數量。
在這兩個研究中,最常見的機制是貼合不良(分別是30%和34.5%)、「新形成的動脈粥狀硬化」(分別是29%和27.6%)和裸露支架(分別是11%和12.1%)。冠狀動脈外翻(分別是10%和5.2%),擴建中(分別是7%和6.7%)和邊緣相關疾病(分別是9%和3.4%)也同樣被觀察到。
在我們的解剖研究資料中,VLST(總共39例)發生於破裂的、新形成的動脈粥狀硬化為26%(n=10),過敏症為26%(n=10),貼合不良為21%(n=8),分叉支架13%(n=5),裸露的支架7%(n=3),侵蝕5%(n=2),邊緣相關疾病和重疊支架為1例。
OCT和解剖研究之間存在一些差異,確認裸露支架臨床病例的確切病因時,組織學更重要。例如,大量的裸露支架發生機制在過敏症病例中確定。利用OCT來診斷VLST病因的能力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很難指定明確的病因。
因為20微米的解析度不能測定細胞的類型或區分不同類型的基質蛋白多醣和膠原纖維。然而,這兩個研究對理解VLST機制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