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22172
主題: CHA2DS2-VASc可有效評估亞洲AF患者中風風險
目前美國及歐盟皆建議以CHA2DS2-VASc評分取代CHADS2評分,作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是否需接受口服抗凝血劑(Oral anticoagulants,OACs)治療的評判標準。接受OACs治療可有效避免AF患者發生中風,但目前仍未知新版CHA2DS2-VASc評分對於亞洲人種之治療效果是否優於舊版CHADS2評分,因此發表於《HeartRhythm》的最新文章將比較新舊版評分系統預測缺血性腦中風的差異。試驗中,研究人員由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選出186570位未接受抗凝血治療的AF患者作為研究組,並進行為期3.4±3.7年追蹤。試驗結果顯示,共23723位患者(12.7%)發生缺血性腦中風,而以c-indexes評估CHA2DS2-VASc及CHADS2預測缺血性腦中風後發現,CHA2DS2-VASc表現優於CHADS2。25286位於CHADS2評分為0的患者,以CHA2DS2-VASc進行評分後數值落於0至3間,且年度中風發生率介於1.15至4.47%。此外,CHA2DS2-VASc評分為3時,中風機率比評分為0時高出3.998倍。研究人員認為,舊版CHADS2評分為0並非真為低風險族群,其中風風險可能高達4.47%,而新版CHA2DS2-VASc評分為0時,風險則為1.15%,顯示CHA2DS2-VASc評分除可運用於白種人外,也可用於亞洲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