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期 19070
主題: 無症狀性AF患者之治療建議
目前心臟節律器與其他植入性裝置可持續紀錄心律達數月或數年之久,藉此研究人員因而發現短暫性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只會持續約數分鐘或數小時,且通常無任何症狀,因此發表於《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的最新文章認為造成隱源性中風可能由「無症狀性AF」所造成。試驗中,針對50個不同研究進行統合分析及3個研究進行合併分析,兩項分析皆包含超過10000位病患。試驗結果顯示,10000位中風患者中,約有7.7%的心電圖有AF現象,且住院後3週內又有16.9%確診為AF,而中風患者中有23.7%為無症狀性AF。此外,追蹤達24個月的合併分析更發現,10000位裝有心臟節律器患者中,高達43%患者每日AF超過5分鐘,另有10%患者則持續超過12小時。雖然這些無症狀性AF患者有許多中風的危險因子,但中風的年發生率僅有0.23%。研究人員認為,抗凝血藥物雖可有效避免中風發生,但考慮其重大出血事件比率高達2%,因此建議沒有中風病史的無症狀性AF患者應接受持續監控,而非直接給予抗凝血治療。